把鲊 [ bǎ zhǎ ]
扎成束的鱼制食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煇 后观《琐碎録》内一条,京师 东华门 何 吴 二家造鱼鮓,十数…
米粉肉 [ mǐ fěn ròu ]
把肉切成片,加米粉、作料,蒸熟,叫米粉肉。也叫粉蒸肉。有的地区叫鲊(zhǎ)肉。
鮆酱 [ jì jiàng ]
用刀鱼制的鲊酱。
玉脔 [ yù luán ]
颜色洁白的肉。宋 梅尧臣《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客从都下来,远遗东华鮓。荷香开新包,玉臠识旧把。”
还鲊遗书 [ hái zhǎ yí shū ]
鲊:经过腌制的鱼类食品。遗:赠送。书:信。退还鲊鱼,并在书信中进行训斥责备。用作母亲教子为官廉洁的典故。《晋书.陶侃…
陶母拒 [ táo mǔ jù ]
(一)、陶公。(二)、少时,作鱼梁吏。(三)、,尝以一坩。(四)、鲊。(五)、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
束湍 [ shù tuān ]
如束的急流。 宋 范成大 《人鲊瓮》诗:“ 怀沙祠 下铁色磯,中流束湍张祸机。与齎俱入彼可弔,乘流而下吾亦危。”
水羞 [ shuǐ xiū ]
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南朝 齐 王融 《谢司徒赐紫鲊启》:“东 越 水羞,实罄乘时之美;南 荆 任土,方揖鮓鱼之最。…
裹鲊 [ guǒ zhǎ ]
(1).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臠鱼,洗讫,则…
鱼鲊 [ yú zhǎ ]
腌鱼;糟鱼。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鱼鮓法:剉鱼毕,便盐醃。” 唐 白居易 《桥亭卯饮》诗:“就荷…
玉板鲊 [ yù bǎn zhǎ ]
亦作“玉版鮓”。用鳣、鲟制成的鱼干。宋 梅尧臣 有《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
蒜条 [ suàn tiáo ]
(1).即蒜苗。蒜的花茎。 晋 王羲之 《吴兴鲊帖》:“今付北方脯二夹, 吴兴 鮓二器,蒜条四千二百。”《新唐书·五…
珍御 [ zhēn yù ]
(一)、供御用的珍贵食物。《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四时珍御,不以忘君。”《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引此文。…
腊毒 [ xī dú ]
极毒。《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 韦昭 注:“腊,亟也。” 宋 黄庭坚 《赣上食莲有感》诗:“甘…
甩壳子 [ shuǎi ké zǐ ]
把责任,把困难,把问题,推给别人,叫甩壳子。
束炬 [ shù jù ]
(一)、扎火把。亦指举火把。(二)、犹言一把火。
把戏 [ bǎ xì ]
(一)、杂技:耍把戏。看把戏。(二)、花招;蒙蔽人的手法:鬼把戏。收起你这套把戏,我不会上当的。
束火 [ shù huǒ ]
扎火把;用火把照。
刀把 [ dāo bà ]
◎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 dāobà,dāobàr,dāobàzi…
伸钩索铁 [ shēn gōu suǒ tiě ]
把錣伸直,把铁成索。
把子 [ bǎ zi,bà zi ]
[ bǎ zi ](一)、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秫秸把子。(二)、a)人一群、一帮叫一把子(多含贬义):一把子土匪。…
把势 [ bǎ shi ]
(一)、武术:练把势的。(二)、会武术的人;专精某种技术的人:车把势。论庄稼活,他可真是个好把势。(三)、技术:他们…
搞定 [ gǎo dìng ]
把事情办妥;把问题解决好。
刀把儿 [ dāo bàr ]
刀一端供人把握的部分。比喻权柄。比喻把柄。‖也说刀把子。
蒙皮 [ méng pí ]
把包起来或封起来,把裹起来。
【词语拼音】bǎ zhǎ
【词语解释】扎成束的鱼制食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煇 后观《琐碎録》内一条,京师 东华门 何 吴 二家造鱼鮓,十数臠作一把,号把鮓,著闻天下。文士有为赋诗,夸为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