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失节事大 [ shī jié shì dà ]
泛指失去节操。
失节 [ shī jié ]
丧失气节,多指投降敌人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绝不失节封建礼教指妇女失去贞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去调节;失去控制;节…
屈节 [ qū jié ]
(一)、失去气节:屈节事仇。屈节辱命。(二)、降低身份:卑躬屈节。
察閲 [ chá yuè ]
审阅。清 林则徐《批新安大鹏营为英国三板在大屿洋面被盗禀》:“惟察閲夷帖情节,失事之夷商等,何以俱无姓名?”
至事 [ zhì shì ]
最重要的事务。古代多指军国大事。《管子·小问》:“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
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晚节不保 [ wǎn jié bù bǎo ]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相形失色 [ xiāng xíng shī sè ]
失色:失去光彩。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大大不如。
大事去矣 [ dà shì qù yǐ ]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过时黄花 [ guò shí huáng huā ]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大节 [ dà jié ]
(一)、指有关国家、民族存亡安危的大事。(二)、指临难不苟且的节操:大节凛然。大节不辱。
巨细靡遗 [ jù xì mí yí ]
巨:大。靡:无,没有。遗:遗失。巨细靡遗:形容大小事物务,都没有忘记遗失过。
造酒之法 [ zào jiǔ zhī fǎ ]
这篇文章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脱节 [ tuō jié ]
原来连接着的物体分开,借指原来联系着的事物失掉联系,或原来应该联系的事物没有联系起来:管子焊得不好,容易脱节。理论与…
时失 [ shí shī ]
节候不正常。《左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杜预 注:“夏 之正月,微阳始出,未可震电;既…
洗溉 [ xǐ gài ]
洗涤。比喻改正过失。《新唐书·史孝章传》:“ 孝章 见父数奸命,内非之,承间諫曰:‘……今大人身封侯,家富不貲,非痛…
梗概 [ gěng gài ]
大略的内容或情节:故事梗概。
大行不顾细谨 [ dà háng bù gù xì jǐn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
骏节 [ jùn jié ]
大节。 清 方文 《即事》诗之三:“雄文自此垂终古,骏节将来表中兴。”
谀导 [ yú dǎo ]
阿谀逢迎。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 鉶 为 淮南 节度副大使 高駢 从事, 駢 后失志,尤好神仙,卒以叛死…
观其大略 [ guān qí dà lüè ]
只看事物的大概,不研究它的小细节。
惊惶失色 [ jīng huáng shī sè ]
惊惶失色(驚惶失色) 惊慌惶恐得失了常态。 元 孔齐 《至正直记·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首触扃。从官偕至者…
溃于蚁穴 [ kuì yú yǐ xué ]
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拖延症 [ tuō yán zhèng ]
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