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容 [ wéi róng ]
犹言修饰容貌。《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朱熹 集传:“言我髮乱如此,非无膏沐…
不知所错 [ bù zhī suǒ cuò ]
不知所错(不知所錯) 同“ 不知所措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
无处 [ wú chǔ ]
(一)、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赵岐 注:“我…
老庄思想 [ lǎo zhuāng sī xiǎng ]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通称。主张宇宙的本源是虚无,故宜以无为处事,而无为实即无所不为。老庄思想教人要顺应自然、知足常乐、清…
纵横弛骋 [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
拼为,形容到处奔驰;不受任何阻挡。比喻作战英勇;所向无敌。
伴食宰相 [ bàn shí zǎi xiàng ]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则阙 [ zé què ]
无适当之人则缺员也。与则缺同。《唐书·百官志》:「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
寂寂无名 [ jí jí wú míng ]
不出名,不为他人所知。如:「他虽然是个寂寂无名的画家,但却仍致力于创作。」
清正廉洁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人们常用荷花来比喻,襟怀坦荡,公正无私的人。
酉阳杂俎 [ yǒu yáng zá zǔ ]
书名。唐朝段成式撰。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所记多为诡异不经之谈,仙佛人鬼以至山川异物,无不毕具,颇为后世文人所援引。
职性 [ zhí xìng ]
犹本性。《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地载而无弃也,安固而不动,故莫不生殖。圣人法之,以覆载万民,…
供认不讳 [ gòng rèn bù huì ]
供认: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不讳:不忌讳;无所避讳。对所做的事无所避讳全部承认。
人非草木 [ rén fēi cǎo mù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有恃無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指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罔措 [ wǎng cuò ]
喻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无想 [ wú xiǎng ]
(一)、无所思念。(二)、佛教语。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谄首 [ chǎn shǒu ]
逢迎顺服。《晋书·陆喜传》:“温恭修慎,不为諂首,无所云补,从容保宠。”
上勇 [ shàng yǒng ]
为道义而不为任何所屈之勇也。《荀子·性恶》:「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沿于乱世…
命馆 [ mìng guǎn ]
旧时为人卜卦算命的处所。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所书‘命馆’字不佳,乃作二大字易之。”
安忍无亲 [ ān rěn wú qīn ]
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 [ pěng zhe jīn wǎn yào fàn chī ]
思是装穷叫苦,或是比喻有良好条件却不能好好利用,无所作为。
修行住 [ xiū háng zhù ]
?菩萨位十住之第三也。《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佛子,云何为菩萨修行住,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何等为十,所谓…
全德之人 [ quán dé zhī rén ]
其德完善无缺也。《庄子·天地》:「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
乱无象 [ luàn wú xiàng ]
《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孔颖达 疏:“象谓妖祥有所象,似以戒人也。国若无道,灾变亦殊,既无所象,…
昂头挺立 [ áng tóu tǐng lì ]
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虽然情势已不可为,但他仍昂头挺立,坚强不屈。」也作「昂首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