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原气候 [ tái yuán qì hòu ]
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全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
药雨 [ yào yǔ ]
指农历立冬后小雪前所下的雨。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冬·入液雨》:“《琐事録》:‘闽 俗立冬后过壬日,谓之入液,至小雪…
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日道 [ rì dào ]
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古人谓太阳运行之路。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实者,夏时日在东井,冬时日在牵牛。牵牛去极远,故…
重阳落帽 [ chóng yáng luò mào ]
《晋书·孟嘉传》:“﹝ 孟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温 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
日差 [ rì chā ]
日影逐日长短之差。古代立表测日影以验气,影最短为夏至,最长为冬至,逐日递差,历家常根据日差推求气至的时刻。
爱日 [ ài rì ]
(1).珍惜时日。《吕氏春秋·上农》:“敬时爱日,至老不休。”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
黄祲 [ huáng jìn ]
黄色之云气。 宋 苏轼 《贺冬启》:“伏以候緹室之清宫,瞽告以日;卜臺观之黄祲,史书有年。”
消寒图 [ xiāo hán tú ]
旧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计日图。其形制不一。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
故掾 [ gù yuàn ]
旧时的属吏。《后汉书·赵典传》:“ 傕 大怒,欲遣人杀 温 。 李傕 从弟 应 , 温 故掾也,諫之数日,乃获免。”
温煖 [ wēn nuǎn ]
同“温暖”。 1.暖和。《淮南子·氾论训》:“裘不可以藏者,非能具綈绵曼帛,温煖於身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便炉 [ biàn lú ]
火锅、边炉之类,宜于用羹。《韵府·杂记》:「冬至之日,或遇风寒,多具骨董羮以待客,谓之便炉。」
呵笔寻诗 [ hē bǐ xún shī ]
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五郊 [ wǔ jiāo ]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
乾粥 [ qián zhōu ]
阴历三月三日寒食日所食之粥也。晋、陆翽《邺中记》:「并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糗…
冶女 [ yě nǚ ]
装饰华丽的女子。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二:“餘皇张旌旟,冶女炫珠贝。”
讲旅 [ jiǎng lǚ ]
演习军旅之事,习武。 汉 王粲 《羽猎赋》:“用时隙之餘日兮,陈苗狩而讲旅。”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孟冬篇》:…
前三後四 [ qián sān hòu sì ]
1.冬至、元正、寒食之前后七日也。或谓后四之四为五之。见「前三后五」条。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王楙《野客丛书…
太官葱 [ tài guān cōng ]
《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廡,昼夜燃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 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於人…
孟嘉落帽 [ mèng jiā luò mào ]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贝尔格气候分类 [ bèi ěr gé qì hòu fēn lèi ]
苏联地理学家Л.С.贝尔格1925年所制订的气候分类。贝尔格将陆地分为两类:低地和高地(海拔1000米以上)。对低地…
周圭 [ zhōu guī ]
周 代玉制的测日影的仪器。亦泛指测日影的圭表。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之一:“ 鲁 史书占,睹云容之表瑞; 周 圭…
长至 [ cháng zhì ]
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 集解:“孔氏…
负暄 [ fù xuān ]
(一)、《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
冬舂米 [ dōng chōng mǐ ]
旧时腊日所舂之米。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序》:“腊日舂光,为一岁计,多聚杵臼,尽腊中毕事,藏之土瓦仓中,经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