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草甸 [ wǔ huā cǎo diàn ]
独行虎 [ dú xíng hǔ ]
紫花地丁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
杂英 [ zá yīng ]
(1).谓五采相映。《管子·地员》:“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杂英。” 郭沫若 等集校:“《説文》‘杂,五色相…
天中五瑞 [ tiān zhōng wǔ ruì ]
旧俗于端午节插用菖蒲、艾草、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种植物以避邪驱瘟,称为「天中五瑞」。
龙芽草 [ lóng yá cǎo ]
亦作“龙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一米以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片,大小不等,边有锯齿。夏秋…
染指甲草 [ rǎn zhǐ jiá cǎo ]
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染红指甲,故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凤仙》﹝释名﹞:“急性子、旱珍珠……染指甲草。”…
鼠麴 [ shǔ qū ]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
鼠曲 [ shǔ qū ]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
列当 [ liè dāng ]
(Orobanchecoerulescens)植物名,列当科。生海滨沙地。寄生他植物之上茎肉质,高五六寸,叶为鳞片状…
酸浆 [ suān jiāng ]
(1).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开花后,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根茎花实均可入…
半支莲 [ bàn zhī lián ]
(一)、(二)、一种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与叶皆为肉质、赤色,叶互生、线形而厚、基脚有长白毛,花大、无花梗;花瓣…
黄花菜 [ huáng huā cài ]
(一)、金针菜的别称。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萱草》:“今东人採其花跗乾而货之,名为黄花菜。”《人民文学》198…
吴蓝 [ wú lán ]
蓝草的一种。可做染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蓝》:“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 吴 人种之。” 明 宋应星 《天…
重台 [ zhòng tái ]
(一)、奴婢的奴婢。(二)、用以比喻同类事物中最低下者。(三)、复瓣的花。(四)、指同一枝上开出的两朵花。(五)、药…
村程 [ cūn chéng ]
乡村道路。 五代 齐己 《送孙逸人归庐山》诗:“草遶村程緑,花盘石磴红。”
半边莲 [ bàn biān lián ]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可以治毒蛇咬伤和疔疮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半边莲》:“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溼堘堑…
孳植 [ zī zhí ]
滋生;滋长。《梁书·敬帝纪》:“嘉禾瑞草,孳植郊甸。”梁启超《新史学》:“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孳植此文明,又对於…
重楼金线 [ zhòng lóu jīn xiàn ]
亦作“重楼金线”。(一)、花名。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重楼金线,花名也,出长白山,花心抽丝如金,长至四五尺,每尺…
頽垣败井 [ tuí yuán bài jǐng ]
犹言颓垣废井。《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羣的羊在那里吃草,頽垣败井,廊廡倾欹。”
麻勃 [ má bó ]
大麻所开的花。大麻在农历五、六月时开细黄花。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大麻》。参见“麻蕡”。
茄科 [ qié kē ]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花萼大多五裂,花冠合瓣,有五个裂片。果实为浆果或蒴果。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包括…
佛甲草 [ fó jiǎ cǎo ]
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茎长四五寸,多数丛生,质柔弱。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明 李时珍…
败酱 [ bài jiàng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达(一)、5米,秋季开花,花黄色。花和根揉而嗅之,有败酱气,故名。根茎入药,有消炎、利尿等…
剪春罗 [ jiǎn chūn luó ]
草名。又名剪红罗、碎剪罗、雄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夏季开花,呈红黄色或朱砂色。生长于我国…
晚香玉 [ wǎn xiāng yù ]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长圆形,叶长披针形,花白色,晚间开,有浓厚的香气,供观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莳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