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丹 [ sān cái dān ]
加减三才丹 [ jiā jiǎn sān cái dān ]
三小凤凰 [ sān xiǎo fèng huáng ]
清初之王式丹、唐孙华、顾嗣立三人,才名并著,时号“三小凤凰”。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国初有江左三凤凰,后又称王…
九转丹 [ jiǔ zhuàn dān ]
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唐 吕温《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鹿韭 [ lù jiǔ ]
牡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白庭砂 [ bái tíng shā ]
丹砂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丹砂》。
三克 [ sān kè ]
契丹语。犹言三帅。
还丹 [ huán dān ]
(一)、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二)、中医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药。如:九还丹;小还…
鼓盆歌 [ gǔ pén gē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丧妻。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明˙汤显袓˙牡丹亭˙第三十三出:…
仙家九转丹 [ xiān jiā jiǔ zhuǎn dān ]
仙人所链之丹药。唐、吕温〈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链仙家九转丹。」;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砂汞 [ shā gǒng ]
丹砂和水银。道教用以炼丹的原料。《云笈七籤》卷七三:“神室者,丹之枢纽,众石父母,砂汞别名。”
丹旂 [ dān qí ]
同“ 丹旗 ”。 三国 魏 应瑒 《驰射赋》:“树应鞞於路左,建丹旂於表路。”
仁丹胡 [ rén dān hú ]
指 日本 仁丹商标图像上的八字式鬍子。 向春 《煤城怒火》第十三章三:“ 小岛 那猴脸上不太密的仁丹胡,平时修剪整齐…
丹彩 [ dān cǎi ]
(一)、见“丹彩”。(二)、亦作“丹采”。亦作“丹綵”。朱红的色彩。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圣胎 [ shèng tāi ]
(一)、圣人之胎。(二)、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成丹 [ chéng dān ]
已炼成的仙丹。《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后三年,吾必欲赐以成丹半剂,石象散一具。”
煅粉 [ duàn fěn ]
炼丹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 三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成金,化铁为银,以…
丹田 [ dān tián ]
(一)、道家称人体肚 脐下三寸的地方为丹田。(二)、针灸穴位名。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称丹田。(三)、气功…
练丹 [ liàn dān ]
炼丹。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故 赤斧 以练丹頳髮, 涓子 以朮精久延……若此之类,不可详载也。”参…
郄诜策 [ xì shēn cè ]
同“郤詵丹桂”。唐 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名逃 郤詵 策,兴发 谢玄 文。”
丹皂 [ dān zào ]
丹灶。亦指炼丹的方术。元 俞琰《席上腐谈》卷下:“﹝ 焦山 僧 法全 ﹞曰:‘我年二十无家,与道人同侣,三人共学丹皂…
炉鼎 [ lú dǐng ]
(一)、炉灶与鼎。炼丹用具。多借指内丹家所说的丹田。唐 吕岩《七言》诗之十二:“认得东西木与金,自然炉鼎虎龙吟。”宋…
三丹田 [ sān dān tián ]
道教谓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
加里曼丹 [ jiā lǐ màn dān ]
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7(三)、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分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
上元丹田 [ shàng yuán dān tián ]
道家谓人的头脑。《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上元丹田,脑也,亦名泥丸;中元丹田,心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