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寺 [ lèng yán sì ]
楞严咒 [ lèng yán zhòu ]
拼音:léng yán zhòu 解释:《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
首楞 [ shǒu léng ]
佛典《首楞严经》的省称。
三禅 [ sān chán ]
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楞严经》:“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禪。”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
十行仙 [ shí háng xiān ]
十行仙 [出楞严经] 一地行仙谓其服食药饵。
六籍 [ liù jí ]
(一)、即六经。(二)、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
十番显见 [ shí fān xiǎn jiàn ]
十番显见出自《楞严经》的注疏,初见于明朝交光真鉴大师的《楞严经正脉疏》,是佛陀通过十次比喻来开示我们能看到东西那个见…
二种妄见 [ èr zhǒng wàng jiàn ]
二种妄见 [出楞严经] 一别业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
五种净肉 [ wǔ zhǒng jìng ròu ]
五种净肉 [出楞严经会解]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
五妄想 [ wǔ wàng xiǎng ]
五妄想 [出楞严经] 一坚固安想坚固妄想者。即色阴也。
楞严会 [ léng yán huì ]
佛教禅林古法。自农历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九十天中,众僧要禁足安居,设楞严坛,每日早晨粥罢,服装整齐地在坛前集合,讽…
一戳四直溜 [ yī chuō sì zhí liū ]
方言。形容身体挺直结实。 梁斌 《红旗谱》一一:“﹝ 严老尚 ﹞伸出左胳膊,挽住 严老祥 的右手,说:‘一个个膘膘楞…
卢稜伽 [ lú líng qié ]
人名。唐朝画家,长安人(今陕西西安) ,生卒年不详。师事吴道子,画风细致而精致,物象全备。擅做佛像、经变,曾画过许多…
妄见 [ wàng jiàn ]
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楞严经》卷四:“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
嚼蜡 [ jiáo là ]
比喻无味。出自《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於横陈时,味如嚼蜡。”
人见 [ rén jiàn ]
人如有不变之实体,必为固执之见。见《楞严经·卷三》:「宁取人见,如须弥山。」
丽刹 [ lì shā ]
庄严的寺庙。
圆通法 [ yuán tōng fǎ ]
道教符法派名,源于观世音菩萨于《楞严经》的耳根圆通章,是一种修炼的方法。
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楞严禅寺 [ lèng yán chán sì ]
别请 [ bié qǐng ]
佛家语。谓于众比丘中特请一人而供养之也。《楞严经》:「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
元明 [ yuán míng ]
佛教语。谓众生固有的清净光明的本性。《楞严经》卷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廉兆纶…
白头达 [ bái tóu dá ]
南朝 齐 庄严寺 僧达 的别称。
作白 [ zuò bái ]
佛─忏悔、羯磨。《楞严经注》:「梵言羯磨,华言作白,言受戒三番,每月自白其所犯,作白者另其自白也。」
兜楼婆香 [ dōu lóu pó xiāng ]
梵语。乳香;苏合香。《楞严经》卷七:“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