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邑 [ cài yì ]
迁邑 [ qiān yì ]
指迁出的封邑。《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 封 陈 蔡,復迁邑。”杜预 注:“復九年所迁邑。”
伯邑考 [ bó yì kǎo ]
周文王的长子。《礼记.檀弓上》:「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史记.卷三五.管蔡世家》:「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
密迩 [ mì ěr ]
接近。《左传·文公十七年》:“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
丹絃 [ dān xián ]
朱絃。泛指丝乐。 汉 蔡邕 《琴赋》:“丹絃既张,八音既平。” 南朝 梁 江淹 《袁太尉从驾》诗:“甿謡响玉律,邑颂…
淮阳县 [ huái yáng xiàn ]
县名。位于河南省鹿邑县西,城为颍水支流蔡水所环,城南有厄台,为孔子绝粮处。清时置淮宁县,1913年改名淮阳县。
山墅 [ shān shù ]
(一)、山中别墅。宋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余山野远城邑,復不近虚市。”(二)、山野。墅,同“野”。汉 蔡邕…
都邑 [ dū yì ]
(一)、城市。《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
宽民 [ kuān mín ]
待民众宽厚,不苛刻。《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 封 陈 蔡,復迁邑,致羣赂,施舍宽民,宥罪举职。”《国语·吴语》:…
敝赋 [ bì fù ]
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左传·襄公八年》:“蔡 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寧处,悉索敝赋…
私邑 [ sī yì ]
犹封邑。私人的领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木 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公羊传·昭公五年》:“莒 牟夷 以 牟…
残邑 [ cán yì ]
指民生凋敝的地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上兖州府蔡太君》:“惟昨年 骆马湖 之役,以工夫费繁,派及残邑,虽勉遵…
考閲 [ kǎo yuè ]
查阅考证。《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蔡卞 与其党论《实録》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餘条示之,谓为无验证…
殷礼 [ yīn lǐ ]
(1).盛大的祭礼。《书·洛诰》:“ 周公 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蔡沉 集传:“殷,盛也。”(…
三蔡 [ sān cài ]
宋 蔡确、蔡卞、蔡京 三人的合称。
五邑 [ wǔ yì ]
五邑或称四邑、六邑,皆指今广东江门市管辖的范围。
忿邑 [ fèn yì ]
愤恨忧郁。《汉书·杜邺传》:“由后视前,忿邑非之。” 颜师古 注:“邑,於邑也。”
衍食 [ yǎn shí ]
(一)、扩大食邑。(二)、广大的食邑。
邑鬭 [ yì dòu ]
谓与本邑人私斗。 商鞅 之法,邑斗有刑。《商君书·战法》:“故王者之政,使民怯於邑鬭,而勇於寇战。”《韩非子·八奸》…
上禄 [ shàng lù ]
(一)、上卿的采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与 免餘 邑六十,辞曰:‘唯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
小宰 [ xiǎo zǎi ]
(一)、官名。(二)、邑宰,县邑的长官。
大邑 [ dà yì ]
(一)、犹大邦。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书·武成》:“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 周。”《孟子·滕文公下》:…
邑社 [ yì shè ]
陵邑的社庙。《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园县极方望,邑社揔地灵。” 李善 注:“邑社,陵邑之社也。…
故邑 [ gù yì ]
(一)、原来的封邑。(二)、故乡所在的都邑。
邑野 [ yì yě ]
都邑郊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 夏 悲讙。” 李周翰 注:“邑野,都邑郊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