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诠三学 [ sān zàng quán sān xué ]
唯渐无顿 [ wéi jiàn wú dùn ]
佛学术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薰而发现也。
量子力学诠释 [ liàng zǐ lì xué quán shì ]
震动的微粒子的解说——量子力学的诠释 平动x+振动y+振动z=量子波动 量子力学有形式体系和诠释体系。他的形式体系是…
北京大学图书馆 [ běi jīng dà xué tú shū guǎn ]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
三馆 [ sān guǎn ]
(一)、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二)、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
三沐三熏 [ sān mù sān xūn ]
三沐三熏(三沐三薰) 亦作“ 三沐三熏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
中藏 [ zhōng cáng ]
(一)、内脏。(二)、指内心情感或腹中才学。(三)、喻诗文内容。(四)、中藏府的省称。
古文字学 [ gǔ wén zì xué ]
(一)、又称古学。后世称为小学。(二)、研究古代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等规律及其释义诠注的一门科学。(三)、对于古代…
花院 [ huā yuàn ]
妓院。《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未识花院行藏,先学孔门规矩。」也称为「花市」。
廪粟 [ lǐn sù ]
(一)、亦作“廪粟”。公家库藏之粮。(二)、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三)、谓食廪。
阿毗昙 [ ā pí tán ]
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亦偏指论藏。 晋 法显 《法显传·摩头罗国》:“众僧住处,作 舍利佛 塔、 目连 、 …
至阴 [ zhì yīn ]
(一)、谓极盛的阴气。(二)、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一寸处。(三)…
诠补 [ quán bǔ ]
编次和补齐。詮,通“ 銓 ”。 明 袁宏道 《补藏疏》:“ 二圣寺 藏经,余与 龚惟学 先生次其目, 惟长先生 补其…
三论宗 [ sān lùn zōng ]
中国 佛教宗派。崇尚 印度 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后秦 鸠摩罗什 译出“三论”后,…
老书 [ lǎo shū ]
指旧书或古书。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 张天…
保管 [ bǎo guǎn ]
(一)、保藏和管理:图书保管工作。这个仓库的粮食保管得很好。(二)、在仓库中做保藏和管理工作的人:老保管。这个粮库有…
教师面对海洋教育时的角色认 [ jiāo shī miàn duì hǎi yáng jiāo yù shí de jiǎo sè rèn zhī ]
教师面对海洋教育时的角色认知由于海洋具有十分广阔的特质,容许各种相关的诠释,也因此让教师在从事海洋教育的教学活动时,…
含垢藏疾 [ hán gòu cáng jí ]
含垢藏疾 包容污垢,藏匿恶物。形容宽仁大度。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藪藏疾……国君含垢。”《三国志·魏志·公孙…
三维图 [ sān wéi tú ]
三维立体图,通俗的讲就是利用人们两眼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原理在一个平面内使人们可直接看到一幅三维立体画,画中事物既可以…
格桑花 [ gé sāng huā ]
生于 西藏 的一种野花,形如菊,开黄色小花。藏族把它作为幸福与爱情的象征。《中国民间故事选·海螺姑娘》:“这姐妹三人…
终教 [ zhōng jiào ]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判教学说,将阐释众生皆可成佛的如来藏系经典,如《楞伽经》等,判归为五教中的第三类,谓之「终教」。《华…
逸字 [ yì zì ]
(一)、指草书字。《宣和画谱·刘正夫》:“正夫 喜书学,多作行法……晚年间作逸字,独藏于家。”(二)、谓散逸的诗文。…
蝉纹鼎 [ chán wén dǐng ]
蝉纹鼎chán wén dǐng 商代晚期蝉纹鼎。通高23.5厘米,口径17.5厘米。1982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87…
西藏佛教 [ xī zàng fó jiào ]
约公元七世纪起在西藏发展的佛教。为佛教三大传统之一,以藏文为圣典语言。原只盛行西藏、蒙古,如今弘扬全球。其教学特色在…
经论 [ jīng lùn ]
佛教指三藏中的经藏与论藏。《梁书·谢举传》:“为 晋陵郡 时,常与义僧递讲经论。”唐 王维《辋川别业》诗:“优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