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 [ fó jiào lǐ yí ]
香花供养 [ xiāng huā gòng yǎng ]
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洒净 [ sǎ jìng ]
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佛教仪式。即洒香水以净物之仪式。
三礼教育 [ sān lǐ jiào yù ]
“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礼貌教育。
礼教 [ lǐ jiào ]
礼仪教化
顶佛 [ dǐng fó ]
佛教语。谓顶礼拜佛。
参头 [ cān tóu ]
(一)、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二)、泛指和尚或道人。
礼化 [ lǐ huà ]
谓礼仪教化。
拜忏 [ bài chàn ]
也叫礼忏。佛教指依照忏法礼佛诵念,忏悔罪业。
灌佛 [ guàn fó ]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
和南 [ hé nán ]
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中国礼仪 [ zhōng guó lǐ yí ]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施洗 [ shī xǐ ]
以宗教仪式施行洗礼
佛伞 [ fó sǎn ]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洗礼 [ xǐ lǐ ]
基督教的入教仪式,行礼时主礼者口诵规定的礼文,用水浸、浇或洒
熏修 [ xūn xiū ]
(一)、亦作“熏脩”。佛教语。谓净心修行。(二)、薰修:佛教语。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
儒释道 [ rú shì dào ]
儒、佛、道三教也。明、陶宗仪《辍耕录·三教一源图》:「儒、释、道。」
祖衣 [ zǔ yī ]
佛教语。指僧人的礼服。
佛式 [ fó shì ]
佛教之仪式。唐、权德舆〈草衣禅师宴坐记〉:「佛式缨尘,摧手接足。」
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无体 [ wú tǐ ]
(一)、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二)、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三)、没有一定…
皈依 [ guī yī ]
(一)、也作归依。(二)、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叫三皈依。(三)、泛指全心全意地…
光荣颂 [ guāng róng sòng ]
天主教“光荣颂”,是基督宗教用于礼仪的一首诗歌,是礼文的一部份。
坐缸 [ zuò gāng ]
指佛教中的僧人圆寂后举行的一种仪式。
教堂 [ jiào táng ]
也叫礼拜堂。基督宗教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