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梓 [ jiāng zǐ ]
桑思 [ sāng sī ]
桑梓之思。乡思。 元 范梈 《苦热怀楚下》诗:“自从别家来,江海信不通。宛宛维桑思,愿从孤征鸿。”参见“ 桑梓 ”。
杞梓 [ qǐ zǐ ]
(一)、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卿不如 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
付梓 [ fù zǐ ]
也说上梓。书稿付 印。梓,梓木,可用以刻字。旧时印刷多用木刻版,故称文字上版雕刻为付梓或上梓。
梓荫山 [ zǐ yīn shān ]
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城区的梓荫山,面积不大,只有3300平方米左右;山不高,海拔高仅12米。但它却拥有近千年的文化积淀,…
桑梓 [ sāng zǐ ]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
梓桑 [ zǐ sāng ]
(1).梓木与桑木。《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百里,曰 大尧之山 ,其木多松柏,多梓桑。”(2).即桑梓。 清 孔…
心怀桑梓 [ xīn huái sāng zǐ ]
心怀桑梓指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梓瑟 [ zǐ sè ]
梓木制的瑟。《文选·宋玉<招魂>》:“ 晋 制犀比,费白日些,鏗鐘摇虡,揳梓瑟些。” 张铣 注:“以梓木为瑟也。”
梓牛 [ zǐ niú ]
《渊鉴类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记》:“秦文公 造 长安宫,终南山 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梓树神化为青牛…
楸梓 [ qiū zǐ ]
(1).梓树。《说文·木部》:“楸,梓也。” 桂馥 义证:“梓也者, 乐彦 曰:‘楸梓也’。” 宋 赵希鹄 《洞天清…
桑梓之情 [ sāng zǐ zhī qíng ]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应该就…
江南 [ jiāng nán ]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m…
绣梓 [ xiù zǐ ]
亦作“綉梓”。精美的刻版印刷。古代书版以梓木为上,故称。
乔梓 [ qiáo zǐ ]
乔木高,梓木低,比喻父位尊,子位下,因称父子为“乔梓”:赵必豫者,咸淳元年进士,父崇岫同科,时称乔梓联辉。
办梓 [ bàn zǐ ]
犹付梓。
梓潼 [ zǐ tóng ]
梓潼
敬恭桑梓 [ jìng gōng sāng zǐ ]
古代家宅旁多栽种桑树、梓树,因以“敬恭桑梓”比喻热爱故乡和对故乡人的尊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梓泽 [ zǐ zé ]
(1). 晋 石崇 别墅 金谷园 的别称。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境。《晋书·石崇传》:“ 崇 有别馆在 河阳 之 …
造福桑梓 [ zào fú sāng zǐ ]
词典附录常用题辞表:用于祝贺人竞选获胜的贺辞。「桑梓」,指桑树和梓树。古时住宅旁常栽桑养蚕,种梓以制作器具。语本《诗…
上梓 [ shàng zǐ ]
即“付梓”
惟桑 [ wéi sāng ]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 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
桑里 [ sāng lǐ ]
即桑梓。故乡。
文梓 [ wén zǐ ]
有斑文的梓木。
付梓之际 [ fù zǐ zhī jì ]
书籍刊印的时候。古时雕版刻书以梓木为上,后因称书籍刊印为“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