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婆 [ sān pó ]
(一)、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见于元曲。(二)、指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牟呼婆羯洛婆 [ mù hū pó jié luò pó ]
见“牟婆洛揭拉婆”。
看生婆 [ kàn shēng pó ]
稳婆;收生婆。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晓得了。还是卖珠婆、牙婆、看生婆,不要它来。”
阇婆达 [ dū pó dá ]
见“ 闍婆婆达 ”。
小婆 [ xiǎo pó ]
亦作“小婆子”。小老婆。
三姑六婆 [ sān gū liù pó ]
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
孤鬼 [ gū guǐ ]
指孤单的人。《红楼梦》第三九回:“先时赔了四个丫头来,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阇婆婆达 [ dū pó pó dá ]
亦称“闍婆达”。亦称“闍婆”。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
阇婆 [ dū pó ]
(一)、见“闍婆婆达”。(二)、花名。
严姑 [ yán gū ]
指婆婆,丈夫的母亲。
牟婆洛揭拉婆 [ mù pó luò jiē lā pó ]
亦作“ 牟呼婆羯洛婆 ”。梵语musaragalva的译音。佛教徒所说的七宝之一。即车渠。《翻译名义集·七宝》:“牟…
说寡嘴 [ shuō guǎ zuǐ ]
耍贫嘴。《后西游记》第三三回:“后被婆婆动了玉火钳,一顿钳夹得那猴子死不死活不活,正在难解难分之际,不知婆婆何故反走…
乾阿妳 [ gān ā nǎi ]
乾奶婆。《北齐书·恩倖传·穆提婆》:“提婆 母 陆令萱 尝配入掖庭,后主 繦褓之中,令其鞠养,谓之乾阿妳。”参见“乾…
公婆 [ gōng pó ]
(一)、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公公和婆婆。(二)、指夫妻,夫妻两人叫两公婆。
公公婆婆 [ gōng gōng pó pó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钻门出户 [ zuàn mén chū hù ]
走家串户,在各家进进出出。化石《山村接生员》:“胡么婶照样在山里上上下下,钻门出户。”
扯鸡駡狗 [ chě jī mà gǒu ]
犹指桑骂槐。沙汀《过渡集·卢家秀》:“她晚上出去开会,才一转身,我们幺婶就扯鸡骂狗。”
婆家 [ pó jia ]
丈夫的家(区别于“娘家”)。也说婆婆家。
噜哩噜苏 [ lū lǐ lū sū ]
方言。言语絮叨。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听五婶噜哩噜苏说一阵,不由我心里暗思忖。”
亲家母 [ qìng jia mǔ ]
称儿子的丈母或女儿的婆婆。
婆娑 [ pó suō ]
(一)、盘旋舞动的样子:婆娑起舞。(二)、枝叶扶疏的样子:杨柳婆娑。树影婆娑。(三)、眼泪下滴的样子:泪眼婆娑。
球多 [ qiú duō ]
青海方言,形容人的不豪爽,婆婆妈妈。
婆媳黄金定律 [ pó xí huáng jīn dìng lǜ ]
婆媳黄金定律 - 概述 婆媳关系似乎一直被认为是“水火不相容”的,但现实中的婆媳真的就只可做“敌人”,不能当“姐妹”…
野老儿 [ yě lǎo ér ]
同“野老公”。《红楼梦》第六一回:“好猴儿崽子!你亲婶子找野老儿去了,你不多得一个叔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