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
浮白载笔: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
多谋少断:能多方谋划,但缺少决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骆文忠公(秉章)遗爱》:“同時 張石卿 制軍,…
文经武略:文经武略(文經武略)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陈书·高帝纪上》:“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宋…
口服心服:口服心服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网的制度应当在全国推广…
冲口而出:冲口而出(衝口而出) 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 宋 苏轼 《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 文忠公…
韬光晦迹:韬光晦迹(韜光晦跡) 收敛光芒,隐藏踪迹。比喻不显露锋芒和才能。《太平御览》卷六五六引《高僧…
心粗气浮:心粗气浮(心粗氣浮) 形容性情浮躁。《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
大智如愚:大智如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昌歜羊枣:昌歜羊枣(昌歜羊棗) 据传 周文王 嗜昌歜, 春秋 鲁 曾点 嗜羊枣。后以“昌歜羊枣”指人所…
闻风而至:闻风而至(聞風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清 归庄 《<玉山诗集>序》:“然世之…
锦绣肝肠:锦绣肝肠(錦繡肝腸) 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
急脉缓灸:jí mài huǎn jiǔ 急脉缓灸(急脈緩灸) 原指中医遇急促的脉象时治以缓和的灸法。…
诗云子曰:shī yún zǐ yuē 诗云子曰(詩云子曰) 《诗经》所说和 孔子 所言。二者均为历代…
如饥如渴:如饥如渴(如飢如渴) 亦作“ 如渴如饥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
顿挫抑扬:顿挫抑扬(頓挫抑揚)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宋 魏庆之…
众所共知:众所共知(衆所共知)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 宋 司马光 《言张方平札子》:“ 方平 文章之外…
改换门闾:改换门闾(改换門閭) (1).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
平心静气:平心静气(平心静氣) 亦作“ 平心定气 ”。亦作“ 平心易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宋 …
霹雳手:(一)、断案的快手。《旧唐书·裴漼传》:“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 促 琰之 使断之,琰之 …
临机应变:临机应变(臨機應變) 谓掌握时机灵活地应付变化的情势。《朱子语类》卷一三六:“所以 张巡 用…
来踪去迹:来踪去迹(來踪去跡) (1).指来往行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是你生的女儿不长进,况来踪…
掷地金声:掷地金声(擲地金聲)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枯木朽株:枯木朽株 (1).枯树烂桩。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