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上论: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言不谙典:谙:熟悉。诗话用词不熟悉经典。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
依经傍注:依照经典及其注释。指说话有根有据。
三拳二脚: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二脚,和大虫敌鬭,把大虫登时打死了。”《何…
随语生解:随:顺着;语:话;解: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典谟训诰:(一)、《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二)、泛指经典之文。
灰心丧意:huī xīn sàng yì 灰心丧意(灰心喪意) 犹言灰心丧气。《红楼梦》第一○一回:“…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
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儿一点儿说出。
黄金时代:(一)、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二)、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一段时期。
薄利多销:一种营销手段,以单个产品获利少而产品卖得多的办法获得经济收益。
一板正经: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耳食之论:耳食之论(耳食之論) 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一》:“今…
鬼蜮伎俩:《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后用“鬼蜮伎俩”比喻居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
与生俱来:与生俱来出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表示个人的特别、不可替代性,一生下来就是如此。
振旅而归: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夸父逐日: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个叫夸父的人,为了征服太阳,一路追赶它,直至口渴而死。…
闲言淡语:闲言淡语(閒言淡語) 亦作“闲言淡语”。1.无关紧要的话。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起头的…
从头彻尾:从头彻尾(從頭徹尾) 自始至终。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説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