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茧抽丝:独茧抽丝(獨繭抽絲) (1).喻诗文条理分明,脉络清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凡作…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
流水行云:流水行云(流水行雲) (1).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 宋 刘镇 《玉楼春·东山探海》词:“疏…
独往独来:独往独来(獨往獨來) (1).指特立独行的人,摆脱万物的挂碍,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庄子·在宥…
配乐:诗朗诵、话剧等按照情节的需要配上音乐,以增强艺术效果:配乐诗歌朗诵。
朗诵诗:无固定格律,以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为特色,适合于朗诵的诗体。
朗吟:高声吟诵。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女﹞执红笺题诗一首,笑授 暇 , 暇 因…
无容赘言:无须多说。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诗剧、歌剧须得配乐而唱,可无容赘言。”
絃诵:古代授《诗》、学《诗》,配弦乐而歌者为弦歌,无乐而朗读者为诵,合称“絃诵”。后即用以泛指授业、诵…
颁定:审定颁布。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教育部颁定的《中华新韵》后附《国音简说》,有关于口…
朗咏:高声吟诵。《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凝思幽巖,朗咏长川。” 李周翰 注:“朗,高也。凝思坐…
依於:相依也。元好问诗:「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元、张养浩〈牡丹〉诗:「明窗净几相依于。」
遗咏:(一)、前人留下的诗歌。(二)、谓美好的东西留传下来,被人歌咏传诵。(三)、指留传下来的诗歌。
剧词:亦作“ 剧辞 ”。台词。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一:“譬如同为剧词,并假定所发挥的正是同样…
滉朗:形容云开之状。宋 梅尧臣《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念词: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念词自然,并非单纯地将个人说话习…
咏吟:(1).曼声诵读。多指诵读诗词,亦指作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笋 酷好咏吟,…
六一翁:对 六一居士 的敬称。金 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此翁可是 六一翁?四十三年如电抹!”清 曹…
称诵:称颂。诵,通“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
松扉:松门;柴门。唐 皮日休《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启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宋 孙觌《春事》诗…
高低:(一)、高低的程度:朗诵时,声音的高低要掌握好。因为离得远,估不出山崖的高低。(二)、高下:两个…
采会:采集会聚。《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初, 肃 善 贾 马 之学,而不好 郑氏 ,采会同异,为《…
圣小儿:犹神童。《魏书·祖莹传》:“莹 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
瑜瑕:(1).谓玉的好坏。瑜,玉的光采;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南朝 宋 鲍照 《卖玉器者》诗:“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