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芒屩: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衣带翩跹:轻快地跳舞时衣服彩带上下翻飞的美好样子。
正襟安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同“正襟危坐”。
衣弊履穿:衣服破败,鞋子穿孔。形容贫穷。汉 刘向《说苑·善说》:“君將掘君之偶錢,發君之庾粟以補士,則…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以新为好,身边相伴的人以原来的为好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
滴零搭拉:衣服破旧的样子。
皮弁素绩:鹿皮帽子,白色衣服。
青衫凉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赤身露体:指光着身子,衣不蔽体。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裙屐少年: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褒衣危冠: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甘食好衣: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
粗服乱头:粗服乱头(粗服亂頭) 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谢禁缠足…
善言暖于布帛:好话比衣服还温暖。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惨绿少年: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倒屣迎宾: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倒屣迎之”。
斑衣戏彩:斑衣戏彩(斑衣戲彩) 谓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 老…
若不胜衣:若不胜衣(若不勝衣)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明史·文苑传二·储巏》:“…
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逢衣浅带:逢衣浅带(逢衣淺帶) 古时儒者所服的一种服饰。宽袖腰束大带。《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
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