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
三教一体: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攻乎异端:旧指不符合儒家礼教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诚心诚意向专家请教。
遁入空门: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方便之门: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清净寂灭: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玉叶金枝:帝王之家的亲属贫僧是出家异教之人,怎敢与玉叶金枝为偶!——《西游记》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冠带之国:冠带:帽子,带子。指讲礼仪的国家和习于礼教的人民。
五荤三厌:为中国古代的“斋戒”饮食的禁忌,最早为道家、儒家所推崇,后被外来宗教引用。五荤:西方以大蒜、…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
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清 孙麟趾《金缕曲·定盦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淒書不盡,只…
明刑弼教: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尚书·大禹谟》:“明…
独头政治:指独裁统治。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仁》:“君权国者,为君主独治之国家,故亦曰独头政治。”
香花供养: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分而治之:(一)、分别治理。(二)、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依仁游艺: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四德三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指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