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忠效信: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直言极谏:直言极谏(直言極諫) (1).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汉 晁错 《举贤良…
处堂燕鹊:处堂燕鹊(處堂燕鵲)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喣喣然其…
以石投水:以石投水 (1).比喻将阴谋密事深藏起来,但形迹终难消灭。《吕氏春秋·精谕》:“ 白公 问於…
进退无措:jìn tuì wú cuò 进退无措(進退無措)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元史·忠义传二·…
纳忠:献纳忠心;效忠。《汉书·司马迁传》:“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后汉书·…
开门纳谏:开门纳谏 - 概述 开门纳谏,指的是政府部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积极“开门纳谏”,充分倾…
纳牖:《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 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
输忠:献纳忠心。 唐 韦应物 《送崔押衙相州》诗:“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
忠规:(一)、尽心规划;忠心谋划。晋 潘岳《西征赋》:“入 郑 都而抵掌,义 桓友 之忠规。”南朝 宋…
抚结:抚慰结纳。《后汉书·窦融传》:“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 河西 翕然归之。”《晋书…
迥特:特出,不同一般。明 王世贞《中官考十》:“若以 英 勤心纳忠,多歷年所,宝鏹修塋,旌功赐额,賁幽…
靡躯:犹言粉身碎骨。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 子胥 諫而靡躯兮, 比干 忠而剖心。”《文选·卢…
睿诚:指皇帝的真实心意。《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君务致理,而下防诛夷,臣将纳忠,又上虑欺诞。故…
二心:[释义](1) (名)不忠实。有二心。(作宾语) (2) (名)不专心。 [构成]偏正式:二(心…
伏蒲:汉元帝 欲废太子, 史丹 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
籥口:锁口;缄默。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 嚭 ﹞諛心自纳,操独断之利,夫差 终以从焉。而…
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
金縢功:《书·金縢》:“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金縢》。” 孔颖达 疏:“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策…
五谏:(一)、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汉 刘向《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
碎首:碎裂头颅。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极谏: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桓公 问置吏於 管仲 。 管仲 曰:‘…
请和:求和。《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簉羽:排列齐整,若飞鸟的羽翅。比喻古代百官朝见时仪仗行列整齐。《新唐书·上官仪传》:“ 仪 曰:‘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