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眼福:看到想看而又难以看到的东西;看个充分。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时见一斑:只看到一部分,看不到整体。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所见所闻:看到的和听到的。
管间窥豹:窥:从小孔看。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只见树木:一个汉语短语,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一字见心:看到一个字就能看到人的思想。形容书法艺术能体现出人的个性。
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影骇响震:看到影子或听到声音都感到害怕震惊。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肺肝如见:肺肝:指内心思想或打算;如见:象看到一样。象看到内心打算一样。比喻心思和谋略全部被别人看出。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 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见势不妙:看到形势不好。
叹为观止:《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
在人耳目: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见树不见林:只看见眼前的树木,却看不到背后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