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一笔。
渺不足道:渺不足道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但是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人比较…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
匹夫小谅:匹夫小谅(匹夫小諒) 语本《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瀆而莫之知也。”后…
闻一知二:闻一知二(聞一知二) 语出《论语·公冶长》,本与闻一知十对比,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后多用…
知足不辱:知足不辱 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列女传…
博约相辅:博:多,广,大,深;约:简要,简单。出处唐·韩愈指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意即学业的精深…
知高识低: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 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識低,温…
摆尾摇头:摆动头尾,形容喜悦自得的情态 这鱼摆尾摇头在水内显,全不知深共浅。—&mdash…
控名责实:控名责实(控名責實) 引名以求实。《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
功成名遂:功成名遂 原指成就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和名声都已取得。《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
一斑半点:一斑半点(一斑半點) 比喻极小部分。 宋 胡宏 《胡子知言·复义》:“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於…
韬光灭迹:韬光灭迹(韜光滅跡) 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 唐 无名氏 《灵…
显祖扬宗:显祖扬宗(顯祖揚宗) 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明 无名氏 《魏徵改诏》头折:“博得箇官高禄…
鲍子知我:鲍子知我(鮑子知我) 《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当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
欲盖而彰:欲盖而彰(欲蓋而彰) 犹欲盖弥彰。《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 孔子 修《春秋》,…
愤不欲生:愤不欲生(憤不欲生) 愤恨得不想活了。极言愤恨之深。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 凤 …
顺风扯帆:顺风扯帆(順風扯帆) 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克非 《春潮急》四五:“素来善于随机应变的生意客 …
浞訾栗斯:浞訾栗斯 谓妄自尊大。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徐摛书》:“玉饌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
观凤一羽:观:看:凤:凤凰;羽:羽毛。只看见凤凰的一根羽毛。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并不全面。出处:…
疢如疾首:烦热得如患有头痛之疾。比喻忧伤到极点。《诗·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假寐永歎,維…
东飘西泊:东飘西泊(東飄西泊)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鬭…
三回五次:三回五次 多次。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小官平日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太守何故三…
断缐鹞子:犹言断线风筝。鷂子,指纸鸢,鸟形风筝。《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这廝识局知趣,见…
舍本求末:舍本求末(捨本求末) 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关尹子·一宇》:“殊不知捨源求流,无时得源。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