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竿影草: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渔阳鞞鼓:yú yáng bǐ gǔ 渔阳鞞鼓(漁陽鞞鼓) 见“ 渔阳鼙鼓 ”。
雨笠烟蓑: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物阜民康:物阜民康 物产丰富,人民安康。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五·侑食乐章》:“ 大明 御极,远…
从中渔利: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渔翁之利:渔翁之利(漁翁之利) 犹言渔人之利。《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 日本 侵我东三省, 俄 …
两两三三:两两三三(兩兩三三) (1).谓三两为群。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冀州 有乐…
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
渔阳参挝:鼓曲名。亦称“渔阳掺挝”。
渔人之利: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
竭泽而渔:排干了塘里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
渔人得利:yú rén de lì 渔人得利(漁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 易水 ,…
束云担雪:渔夫樵子在野外作业时的艰辛生活。
雨蓑烟笠:雨蓑烟笠(雨蓑煙笠)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唐 翁洮 《渔者》诗:“…
焚林竭泽: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
渔夺侵牟: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鹬蚌相持:鹬蚌相持(鷸蚌相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的省语。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
绿蓑青笠: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饔飧不给:yōng sūn bù gěi 饔飧不给(饔飧不給)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 明 朱国…
渔翁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渔经猎史: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漏网游鱼:逃脱渔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同“漏网之鱼”。
同心合德:tóng xīn hé dé 同心合德 同“ 同心同德 ”。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
个中人:此中人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