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窜軼”。逃奔;逃散。
(一)、亦作“ 窜軼 ”。逃奔;逃散。
《宋书·臧质传》:“ 臧敦 等无因自骇,急便窜逸,迷昧过甚,良可怪叹。” 宋 苏辙 《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 辙 恐掌财者必有盗用之姦,捕盗者必有窜逸之弊。”《明史·侯琎传》:“况边地磽瘠,霜早收薄,若更徵税,则民不復耕,必致窜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拨军队驻扎 荆 襄 ,以防窜軼。”
cuàn yìㄘㄨㄢˋ ㄧˋ窜逸亦作“ 窜轶 ”。逃奔;逃散。《宋书·臧质传》:“ 臧敦 等无因自骇,急便窜逸,迷昧过甚,良可怪叹。” 宋 苏辙 《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 辙 恐掌财者必有盗用之奸,捕盗者必有窜逸之弊。”《明史·侯琎传》:“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徵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拨军队驻扎 荆 襄 ,以防窜轶。”
【窜的意思】:窜(竄) cuàn(ㄘㄨㄢˋ) (一)、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 详情>
【逸的意思】:逸 yì(一ˋ) (一)、跑,逃跑,逃逸。奔逸。(二)、散失:逸散。逸史。逸事。逸闻。(三)、安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