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与麦。《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清 黄燮清《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二)、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一)、豆与麦。
《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二)、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
《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菽的意思】:菽 shū(ㄕㄨ) (一)、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 详情>
【麦的意思】:麦(麥) mài(ㄇㄞˋ) (一)、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 详情>
• 不辨菽麦者犹不当尔。
•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 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不辨菽麦的人。
• 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 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苎,菽麦稷黍。
• 父亲说我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谷稼少,菽麦丰,林树、花果皆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