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盛暑。
(一)、酷热;盛暑。
晋 陆机 《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南朝 梁 萧统 《扇赋》:“虽復草木燋枯,金沙销鑠,火山炽,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且静僻无妄人跡,虽隆暑不汗。”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予心惮隆暑,念此将谁嗤。”
隆暑,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óng shǔ,释义为酷热;盛暑。
• 之御节,炽朱明知隆暑。
•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 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 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
• 癸丑,以隆暑,给钱二百万赐襄、郢屯戍将士。
• 今隆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 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
• 庚寅,诏以襄、郢水陆屯戍将士隆暑露处,出钱二百万,命京湖制司给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