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寑疾”。卧病。《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清 曾国藩《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一)、亦作“寑疾”。卧病。
《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 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 ,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寝疾,指卧病。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
【寝的意思】:寝(寢) qǐn(ㄑ一ㄣˇ) (一)、睡,卧:寝室。寝车。寝宫。安寝。(二)、睡觉的地方:就寝。寿终 详情>
【疾的意思】:疾 jí(ㄐ一ˊ) (一)、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二)、一般的痛苦:疾苦。( 详情>
• 以父寝疾,衣不解带。
• 及雄寝疾,班昼夜侍侧。
• 臣寝疾未损,不任诣阙。
• 既至朝廷,会肃宗寝疾。
• 五年,寝疾薨,年三十。
• 春秋六十有七,寝疾於位。
• 寝疾,宦竖或妄议废立者。
• 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