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的恨怒;遗憾。
(一)、不尽的恨怒;遗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於是 要离 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 椒丘訢 於大家之丧,餘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晋 傅玄 《怨歌行·朝时篇》:“ 涂山 有餘恨,诗人咏《采葛》。” 元 杨维桢 《新枝海棠》诗:“梅郎底事多餘恨,怪杀珊瑚不肯书。”
余恨,读音yú hèn,汉语词语,指不尽的恨怒;遗憾。
【余的意思】:余(餘) yú(ㄩˊ) (一)、我:“余将老”。(二)、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 详情>
【恨的意思】:恨 hèn(ㄏㄣˋ) (一)、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二)、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 详情>
• 残漏里、年年余恨。
• 烛影斧声,天定余恨。
• 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慊慊。
•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 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
•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 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
• 讽谏难回流下性,至今余恨锁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