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钱绳。
(一)、穿钱绳。
元 虞集 《河图仙坛之碑》:“直如贯绳,上升梁间。” 清 周煌 《琉球国志略·赋役》:“或三十为一贯,或五十,或一百以至一千,皆自成贯,以草绳穿定,绳头紧札,以纸封固,用黑硃小印鈐记之,或贯绳散断,印文擦损,则不堪用。”
贯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àn shéng,基本意思是穿钱绳。
【贯的意思】:贯(貫) guàn(ㄍㄨㄢˋ) (一)、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 详情>
【绳的意思】:绳(繩) shéng(ㄕㄥˊ) (一)、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