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
(一)、佛教语。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与君永归三寳,指觉岸以同登。”《花月痕》第三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 清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前所著之《资政新篇》、《英杰归真》一切寳制诸书,固已刊刷颁行。足登斯世於觉岸,不致终陷於沉沦矣。”
【觉的意思】:觉(覺) jué(ㄐㄩㄝˊ) (一)、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 详情>
【岸的意思】:岸 àn(ㄢˋ) (一)、水边的陆地:河岸。上岸。两岸。(二)、高大:伟岸(魁伟,高直)。魁岸。(三 详情>
• 幸指迷津通觉岸,愿瞻佛日荫慈云。
• 足登斯世於觉岸,不致终陷於沉沦矣。
• 元熙门下有笑隐大欣、梅屋念常、宝洲觉岸、东阳德辉等人。
• 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 与其享有限之福报,而受无穷之恶报,何若本利他无我之行,早登觉岸。
• 其实归元无二,惟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下凡,同登觉岸。
• 庵堂前有谢荩臣举人联:净业证幽闺只此长斋共渡迷津登觉岸;初基开梵宇不妨近市须知东土即西天。
• 其意义为佛法根本之菩提心增长,慈悲、智慧、财势、长寿、空性、福慧二资粮均增长,并愿众生均沾以上法益,共登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