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乐()是墨子的一个主张,见[墨子·非乐上篇]。非乐是反对泆(同逸)乐,因为泆乐于人无益。墨子主张仁人之事,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利人即当为,不利人即当止。而仁者之为天下谋利,不是为求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若为这些而剥夺了人民衣食之财,仁者是决不为的。墨子之非乐,并不是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为不乐,也不是以刻镂华章之色为不美,也不是以刍豢煎炙之味为不甘,也不是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为不安。虽然身知其安,口知其甘,目知其美,耳知其乐,但是往上考究,这些不合圣王之事,往下度量,不合万民之利,因此以乐为非。
墨子认为王公大人制造乐器,必然厚敛于民,以致百姓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在这种情形下,王公大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干戚,实在无益于兴利除害。墨子非乐就是因为王公大人夺取人民衣食之财。
墨子更认为王公大人早朝晚退,听狱治政,士君子竭股肱之力,殚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都是分内之事。而农夫早出暮归,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织紝,也都是分内之事。但若王公大人喜欢泆乐,就不再早朝晚退,必致国家乱而社稷危亡。士君子如果喜好泆乐,必然不再竭股肱之力,仓廪府库因而空虚。农夫如果喜好泆乐,必然不再早出晚归,多聚菽粟。妇人如果喜好泆乐,必然不再夙兴夜寐,纺绩织紝,所以提倡非乐。
墨子非乐是从泆乐可能防害工作,于人于国都不利着眼。而墨子所主张的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颇有视为生产工具的意思,乐()固然能陶冶性情,表现礼仪,而且古代把乐做为一种重要教材,但墨子却认为从这方面扩展下去,只重娱乐,陷于贪图泆乐的状况,所以宁可免去,而过朴实的生活。
--作者:高强华
【非的意思】:非 fēi(ㄈㄟ) (一)、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 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详情>
【乐的意思】:乐(樂) lè(ㄌㄜˋ) (一)、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 详情>
• 非哀非乐,得处中曲韵。
• 退者非乐寒贱,而甘委弃。
•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 色界结,令色界有情,与色界苦合;非乐。
• 上,则主张非乐,反对儒家所倡导的繁复侈糜的礼乐制度。
• 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 大卫对这种音乐向来是如痴如醉。如果你送他这盘CD,他非乐疯了不可。
• 二是经济思想,即节用、节葬、非乐,四是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