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芷江機場
词语读音:zhǐ jiāng jī chǎng
首字拼音:Zhi
词语拼音:zhi jiang ji chang
词语简拼:ZJJC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芷江机场- 介绍 芷江机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建于1937年。为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基地。现机场建上飞虎队陈列室。2003年1月动工对机场进行改扩建,建设为民用机场,是湖南省内继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永州零陵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后的第5个民用机场。2005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首期开通芷江-广州(经停长沙)航线。 芷江机场建成于1942年,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陈纳德及其所组织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曾以此为基地迎击日寇,为支援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为空军保留机场。 新中国成立后,机场闲置40多年。2002年12月8日,国家民航“十五”机场建设规划和湖南省重点工程——芷江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复航。改扩建后的芷江机场占地1762亩,机场跑道2000米,宽45米,跑道厚度0.30米,两侧道肩各1.5米,联络道长208米,停机坪10500平方米(100米×105米),跑道两端设有长60米,宽48米的防吹坪,飞行区障碍物处理高度除满足CRJ-200型支线飞行安全使用外,还考虑满足B737-300型飞机使用要求。机场建设标准为3C级。航站楼2400平方米。芷江机场为怀化的唯一航空港,是一个3C国内支线机场(军民合用),可满足波音737—300型飞机(140个座位)全载起降。 机场历史 芷江机场始建于1938年1月,机坪占地2000余亩,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重庆政府的前进机场,盟军东方第二大军用机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高涨。在强烈的抗战声浪推动下,蒋介石临时动议,由南京迁都重庆。他认为芷江这个“西楚咽喉”对捍卫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即以国民党中央航空委员会的名义电令湖南省府扩建芷江机场。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征调芷江、麻阳、会同、黔阳、溆浦、沅陵、辰溪、凤凰等十一个县的民工1.9万余人修建机场。1938年10月机场竣工投入使用后,国民党武汉航空第九总站及南昌飞机修理第二厂相继迁来芷江。 从1938年冬至1945年10月,先后有前苏联志愿空军中队,中国空军第2大队,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第68飞行联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第1大队(轰炸机队),第5大队(战斗机队)和中国空军第4大队等空军进驻芷江机场。尤其是1944年初至1945年8月,中美空
【芷的意思】:芷 zhǐ(ㄓˇ) (一)、〔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 详情>
【江的意思】:江 jiāng(ㄐ一ㄤ) (一)、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 gān )(江边)。江心补漏 详情>
【机的意思】:机(機) jī(ㄐ一) (一)、事物发生的枢纽:生机。危机。转( zhuǎn )机。契机。(二)、对 详情>
【场的意思】:场(場) cháng(ㄔㄤˊ) (一)、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二)、量词 详情>
• 概述抗日战争中的芷江机场
• 到5月初,中国军最终在距离芷江机场不远的地方挡住了日军前进的步伐,而到六月中国军队终于将日军赶回到了进攻出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