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鳞刺鲨yè lín cì shā 叶鳞刺鲨(学名:Centrophorus squamosus),又名叶鳞尖鳍鲛,是刺鲨属下的一种鲨鱼。详细解释 简介 中文名称 叶鳞刺鲨 拉丁名称 Centrophorus squamosus 分类 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角鲨目、角鲨科、刺鲨属 形态特征 体延长。头平扁而宽,头长约为全长的1/4。尾宽短,其长约为全长的1/3。吻短,无瞬膜和瞬褶,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鼻孔较小,呈浅弧形排列,距吻端比距口为近,鼻间隔大于鼻孔长而稍小于其至吻端距离,前鼻瓣有个三角形突出,后鼻瓣具一伸向内前方的舌形突起。口大,浅弧形,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口侧具一斜行深沟,上下唇褶短而约等长。上下颌齿异型,均为单齿头,无正中齿;上颌每侧16齿,齿较小,齿头直立或稍外斜,呈尖三角形,边缘光滑无细锯齿;下颌每侧15齿,稍大,齿头外斜,基底近方形,中央有1突出柄。喷水孔大,椭圆形,位于眼后上方,横径几近眼的1/2~1/3,前缘有1瓣膜可启闭。鳃孔5个,较小,下部转入腹面,均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鳞呈叶片形,具3纵嵴,后缘有细锯齿缘;彼此重叠排列。 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棘强而长,每棘每侧具一纵沟。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基底稍后上方,距吻端较距第二背鳍为近,基底长为垂直高的约2.6倍,上角圆钝,后缘几斜直,下角延长尖突,其末端至腹鳍起点间距稍大于下角尖突长;第一背鳍基后端至第二背鳍棘间距稍小于吻端至胸鳍起点间距;或几相等。第二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后上方,上角圆钝,后缘几斜直,下角延长尖突,其长约为第一背鳍下角尖突长的2/3,末端不达尾鳍上叶起点。尾鳍宽短,约为全长的1/5,尾椎轴略上翘,上叶发达,下叶前部呈三角形突出,中部渐狭,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与上叶相连,后缘截形。腹鳍较小,低平,近第二背鳍而远离第一背鳍,外角圆钝,里角尖突。胸鳍较短小,外缘和里缘几平直,外角圆,里角尖突,呈小三角形。 体呈灰褐色,尾鳍后缘与下缘黑色 生活环境及生长繁殖 生活环境: 大型深水鲨,栖息在大陆坡水深229~3940m处。 生长繁殖:卵胎生每产5仔,雌成鱼长约103 cm,雄成鱼长135~158cm
叶鳞尖鳍鲛,Centrophorus squamosus (Bonnaterre,1788),刺鲨科刺鲨属的一种鲨鱼。体细而延长;头平扁而长,头宽比头高为大;栖息在大陆斜坡水深145-3,940 m处。
【叶的意思】:叶(葉) yè(一ㄝˋ) (一)、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 详情>
【鳞的意思】:鳞(鱗) lín(ㄌ一ㄣˊ) (一)、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 详情>
【刺的意思】:刺 cì(ㄘˋ) (一)、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二)、暗杀:刺客。被刺。行刺。(三) 详情>
【鲨的意思】:鲨(鯊) shā(ㄕㄚ) (一)、〔鲨鱼〕海洋中的大鱼,种类很多。有的种类头上有一喷水孔。性凶猛,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