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一)、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Quietness
【静的意思】:静 jìng(ㄐ一ㄥˋ) (一)、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二)、没 详情>
【者的意思】:者 zhě(ㄓㄜˇ) (一)、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 详情>
• 实乃养静者之福地。
• 守静者,地之道也。
• 逃禅习静者二十馀年。
• 动静者,一阴一阳也。
• 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 动者为虚,静者为实。
• 所谓静者,乃不扰之耳。
• 是革道既成而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