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bái xiān pí 白鲜皮,中药名。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该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详细解释 概述 白鲜皮出自《药性论》,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用来治疗“头风,黄疸,可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芸香科植物白鲜为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高达1m。全株有特异的香味。根肉质,多侧根,外皮黄白至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狭翼,无叶柄;小叶9-13,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9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密布腺点,下面白绿色,腺点较稀。总状花序顶生,长达30cm,花轴及花柄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柄长1-2.5cm,基部有线形苞片1枚;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基部愈合;花瓣5,色淡红而有紫红色线条,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25mm,宽5-7mm,某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子房上位,5室。蒴果,密被腺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 颗,近球形,直径约3mm,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 狭叶白鲜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多从基部分枝,被密集的长绒毛,下部光滑有时有短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具毛,基部不是翅状;小叶柄极短;小叶7-15,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钝,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向下面卷曲,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脉有稀疏的白毛。花序总状,着生在茎顶端,密被暗褐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针状线形,长7-9mm,先端尖锐,密被腺毛;花冠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5cm,淡粉红色,有紫褐色毛,先端尖锐或钝,基部渐收缩呈爪状;雄蕊10,分离,花丝全部有毛;子房上位,有稀疏的白毛,花柱光滑。蒴果,密被腺毛及细毛,成熟时5裂,每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颗,近球形,黑色,有光泽。
白鲜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
【白的意思】:白 bái(ㄅㄞˊ) (一)、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二)、明亮:白昼。白日做梦。(三) 详情>
【鲜的意思】:鲜(鮮) xiān(ㄒ一ㄢ) (一)、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鲜果。鲜花。鲜嫩。新鲜。(二)、滋味美 详情>
【皮的意思】:皮 pí(ㄆ一ˊ) (一)、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二)、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三)、包 详情>
• 摘要目的研究白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 香白芷、白鲜皮、白及、白薇、白蔹各等分。
• 这表明白鲜皮提取液能够诱导番茄植株抗病能力的加增强。
• 近年研究发现,白鲜皮中所含的白鲜碱、梣酮等具有抗癌活性。
• 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鲜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
• 外敷的药包括肤阴洁、皮肤康等,而内服的药有蛇麻子、苦参、黄柏、白鲜皮、藿香、川槿皮、乌梅等。
• 结论白鲜皮挥发油主要由倍半萜类化合物和长链脂肪酸成分构成,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