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节 yíjié(1) [ceremony]∶仪式礼节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2) [etiquette]∶礼仪;礼节详细解释(1).礼法;礼节。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 茅盾 《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一)、礼法;礼节。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
(二)、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 茅盾 《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仪节是汉语词语。
ceremony; etiquette
【仪的意思】:仪(儀) yí(一ˊ) (一)、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二) 详情>
【节的意思】:节(節) jié(ㄐ一ㄝˊ) (一)、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二)、物体的分段 详情>
• 古礼中的两种仪节程式。
• 其余仪节都与男子冠礼相同。
• 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书记。
• 笄礼的仪节及用服,文献缺乏记载。
• 然酒狂不持仪节,每醉归,辄驰马殿阶。
• 为了确保您能入场观看心仪节目,不妨先在
• 到了宋代,礼敬三老五更的仪节大量省略了。
• 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