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时将珠宝放于死者口中含之入棺,后以此泛称入殓。
(二)、另见hán。
(一)、亦作“ 含敛 ”。亦作“ 含歛 ”。古代丧礼,纳珠玉米贝等于死者口中,并易衣衾,然后放入棺中,曰“含殮”。
《新唐书·卓行传·权皋》:“ 謩 为尽哀,自含敛之。” 明 李东阳 《清明前一日谒见宜人旧垅有述》诗:“浮生过眼烟云外,旧事伤心含歛中。” 清 周亮工 《送王庭一入楚序》:“予今年五十,虽倖存而两亲见背,不及含殮。”《老残游记》第五回:“ 吴氏 将 于朝栋 尸首领回,亲视含殮,换了孝服。”
含殓,读音为hàn li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入殓含殓安葬,诸事妥贴。
【含的意思】:含 hán(ㄏㄢˊ) (一)、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jǔ )华(喻反 详情>
【殓的意思】:殓(殮) liàn(ㄌ一ㄢˋ) (一)、把尸体装入棺材:入殓。装殓。大殓。小殓(只给尸体穿寿衣)。 详情>
• 含殓不具阖,邑驰走而恸之。
• 崩游后,诸含殓具,皆皇太后所预治者。
• 周恩来、陈云、邓小平、陈毅、李济深等亲视含殓。
• 得记:儿子恪尽孝道,特指临终时,亲视含殓的儿女。
• 骨肉团聚,亲视含殓,以尽孝恩,一俟葬仪告毕,即行归返。
• 得记———儿子恪尽孝道,特指临终时,亲视含殓的儿女。
• 张澜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亲视含殓。
• 欧阳氏将文天祥丰丰厚厚含殓入棺,径升到欧阳氏家中来,又替他设了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