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背法度;失当。
(二)、反常。
(一)、违背法度;失当。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世道交丧,礼术销亡……击刀舛次,聚木乖方。”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其乖方作弊官吏,并不蒙都省略取问。”《明史·李中传》:“异言日沃,忠言日远,用舍颠倒,举错乖方。”《清史稿·德宗纪一》:“以 旅顺 失守,责 李鸿章 调度乖方,褫职留任。”
(二)、反常。
《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肝火胜了的人,那性气日甚一日的乖方,真是千人唾駡,骨肉畔离。”
【乖的意思】:乖 guāi(ㄍㄨㄞ) (一)、不顺,不和谐:乖舛(谬误)。乖谬。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 详情>
【方的意思】:方 fāng(ㄈㄤ) (一)、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二 详情>
• 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
• 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
• 直因奏文升行事乖方,禁边人市农器,致怨叛。
• 中间夭枉、沉痼、跛眇之疾,良由摄理乖方之致。
• 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
• 瑞瀓自督鄂以来,措置乖方,激起湖北军队全体革命,足证清廷无道。
• 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三思而行,稍有不慎,措置乖方,定会带来麻烦。
• 谕王公百官等,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筹画乖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