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猩紅杜鵑
词语读音:xīng hóng dù juān
首字拼音:Xing
词语拼音:xing hong du juan
词语简拼:XHDJ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猩红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fulgens Hook. f.):常绿灌木,高1.5-4米;幼枝亮绿色,无毛,直径5-7毫米。叶革质,长圆状卵形至倒卵形,上面深绿色,微皱,具光泽,无毛,下面密被黄粉。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8-14朵,密集;花冠管状钟形,深血红色或猩红色,肉质,长2-3.5厘米,内面基部具5枚黑红色蜜腺囊,无斑点,裂片5,圆形。蒴果窄长圆柱形,5裂。花期4-5月,果期8月。生于海拔3700-4500米的杜鹃灌丛中。产中国西藏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猩的意思】:猩 xīng(ㄒ一ㄥ) (一)、〔猩猩〕哺乳动物,猿类,毛赤褐色,前肢长,无尾,吃野果。产于南洋群岛 详情>
【红的意思】:红(紅) hóng(ㄏㄨㄥˊ) (一)、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 详情>
【杜的意思】:杜 dù(ㄉㄨˋ) (一)、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