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一年后(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东吴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
【会的意思】:会(會) huì(ㄏㄨㄟˋ) (一)、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二)、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 详情>
【稽的意思】:稽 jī(ㄐ一) (一)、停留:稽留。稽滞。(二)、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三)、计较: 详情>
【王的意思】:王 wáng(ㄨㄤˊ) (一)、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 详情>
• 太傅、会稽王道子稽首归政。
• 惟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 己酉,改封会稽王昱为琅邪王。
• 夏五月丁巳,立皇子庄为会稽王。
• 九月辛卯,加太傅、会稽王道子黄钺。
• 朗子重,字景重,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
• 十九年,会稽王道子启:母以子贵,庆厚礼崇。
• 说:图书,古有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