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宝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河西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2006年5月20日,河西宝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的意思】:河 hé(ㄏㄜˊ) (一)、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 详情>
【西的意思】:西 xī(ㄒ一) (一)、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 详情>
【宝的意思】:宝(寳) bǎo(ㄅㄠˇ) (一)、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 zàng )。国 详情>
【卷的意思】:卷 juàn(ㄐㄨㄢˋ) (一)、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二)、书籍的册本 详情>
• 河西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
• 河西宝卷是敦煌变文的嫡传子孙,是活着的敦煌变文。
• 河西宝卷的说唱艺术形式及整个仪式过程和音乐形态与内地流传的宝卷有明显的差别,更是值得学者深入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