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贪得;贪图财利。《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明 徐光启《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
(二)、指贪图财利的人。《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一)、贪得;贪图财利。
《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 明 徐光启 《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
(二)、指贪图财利的人。
《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贪冒,汉语词汇。拼音:tān mào释义:(1).贪得;贪图财利。(2).指贪图财利的人。
【贪的意思】:贪(貪) tān(ㄊㄢ) (一)、求多,不知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 详情>
【冒的意思】:冒 mào(ㄇㄠˋ) (一)、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二)、不顾( 详情>
• 常期,讵为贪冒。
• 诏列欣贪冒,罪应死。
• 而贪冒荣宠,尚不知归。
• 素贪冒财货,营求产业。
• 每者,冒也,即贪冒之义。
• 完颜守能为招讨使,贪冒狼籍。
• 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
• 以此贪冒荣禄,兼处剧繁,实知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