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要眇”。精深微妙。
(二)、美好貌。
(一)、亦作“ 要眇 ”。精深微妙。
《老子》:“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三国志·吴志·刘惇传》:“ 惇 於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著书百餘篇。”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诗:“高论探要妙,佳句裁清新。”
(二)、美好貌。
《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注:“要眇,好貌。” 晋 成公绥 《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故丝竹之音要眇,木革之音杀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侯》:“仰视,一雏姬凭阁上,妖姿要妙,不觉注目发狂。”
要妙,亦作“ 要眇 ”。汉语词汇。拼音:yào miào释义: 1.精深微妙。2、.美好貌。《老子》:“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要的意思】:要 yào(一ㄠˋ) (一)、索取:要账。要价。(二)、希望,想:要强。要好。(三)、请求:她要我给 详情>
【妙的意思】:妙 miào(ㄇ一ㄠˋ) (一)、美,好:妙语。妙不可言。美妙。妙境。妙处( chù )(a.好的地 详情>
• 别酒殷勤竟,危弦要妙声。
• 我心里想的东西要妙得多呢。
• 干戚羽旄之饰好,清讴微吟之要妙。
• 又讨要妙香,于是妙香被绑入庞府。
• 托情要妙置君旁,含娇流媚感中肠。
• 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
• 有言: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 声音上也是象形取意,后面就是随着雷音定境界了,比眼见的湖光山色还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