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
(二)、并称以言兵事。
(一)、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
《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
(二)、并称以言兵事。
《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钲鼓,读音zhēng gǔ,汉语词语,意思为并称以言兵事。
【钲的意思】:钲(鉦) zhēng(ㄓㄥ) (一)、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 详情>
【鼓的意思】:鼓 gǔ(ㄍㄨˇ) (一)、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详情>
• 于是迅风兴铸,钲鼓[3]若雷。
• 一自羽书飞紫塞,长教钲鼓恨黄巾。
• 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
• 今则但有钲鼓并击,无复徒击鼓者。
• 尘沙猎猎吹人面,钲鼓填填动马蹄。
• [3]钲鼓:古代行军时用的两种乐器。
• 甬中空,呈十棱形,钲鼓部截面呈合瓦形。
• 戎卒四万,旌旗七百馀里,钲鼓之声,震于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