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蒙古沙鸻
词语读音:méng gǔ shā héng
首字拼音:Meng
词语拼音:meng gu sha heng
词语简拼:MGSH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蒙古沙鸻(学名:Charadrius mongolus)属小型涉禽,体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下体包括颏、喉、前颈、腹部白色。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
【蒙的意思】:蒙(矇) mēng(ㄇㄥ) (一)、欺骗: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二)、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详情>
【古的意思】:古 gǔ(ㄍㄨˇ) (一)、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 详情>
【沙的意思】:沙 shā(ㄕㄚ) (一)、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 详情>
【鸻的意思】:鸻(鴴) héng(ㄏㄥˊ) (一)、鸟类的一属,体小,嘴短而直,只有前趾,没有后趾,多群居在海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