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蟾蜍B. tibetans zariski; Xizang toad体较粗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略圆而高,吻棱上具长疣;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显著,约为眼径长的1/2;舌长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粗壮,后肢短,胫跗关节前伸达肩部或肩后。皮肤极粗糙,背部满布大小圆疣;整个腹面满布疣粒。生活时背面橄榄褐色,灰黑色或黄褐色,脊线纹宽,呈蓝灰色;雌蟾体侧及四肢前后有土红色斑,雄体少数在头侧及四肢前后仅有少许土红色斑,腹面灰黄色或浅黄色。成体体长约70mm左右。栖于海拔2300—4300m高原草地、土边、土坑内、小溪旁。雌蟾中午阳光强时出来捕食昆虫。5-6月份采到卵,卵在卵带中呈单行或2-4行交互排列...
【西的意思】:西 xī(ㄒ一) (一)、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 详情>
【藏的意思】:藏 cáng(ㄘㄤˊ) (一)、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二)、收存 详情>
【蟾的意思】:蟾 chán(ㄔㄢˊ) (一)、〔蟾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