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谐和;符合;统一。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 瞽 ,应 唐 莅政。”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兄皆指陈根源,斟酌通变,莫不允符天旨,克协神休。” 明 文徵明 《太仓州重浚七浦塘碑》:“议既克协,乃纠民集财,以是岁十月之隙,蕆事即工。”
(一)、能够谐和;符合;统一。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 瞽 ,应 唐 莅政。”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兄皆指陈根源,斟酌通变,莫不允符天旨,克协神休。” 明 文徵明 《太仓州重浚七浦塘碑》:“议既克协,乃纠民集财,以是岁十月之隙,蕆事即工。”
克协,汉语词语,读音kè xié,意思是能够谐和;符合;统一。
Ke Xie
【克的意思】:克(剋) kè(ㄎㄜˋ) (一)、能够:克勤克俭。(二)、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详情>
【协的意思】:协(協) xié(ㄒ一ㄝˊ) (一)、共同合作,和洽:协商。协定。协和。协调( tiáo )。协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