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渔父》之辞,未尝谐韵而入於赋。” 章炳麟 《与杨树达书》:“《诗》三百篇之谐韵,盖与今之南北曲同,以平上错杂相谐,不得谓古无上声也。”
(一)、押韵。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渔父》之辞,未尝谐韵而入於赋。” 章炳麟 《与杨树达书》:“《诗》三百篇之谐韵,盖与今之南北曲同,以平上错杂相谐,不得谓古无上声也。”
谐韵就是押韵的意思。
rhyme
【谐的意思】:谐(諧) xié(ㄒ一ㄝˊ) (一)、和,配合得当:和谐。谐调( tiáo )。谐音。(二)、滑稽: 详情>
【韵的意思】:韵 yùn(ㄩㄣˋ) (一)、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 详情>
• 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我相信,你那奇特的谐韵,就是我的另一行诗章。
• 东北架编黄钟之磬十四,虽器名黄钟,而声实夷则,考之音制,不甚谐韵。
• 孝昭崩,松年驰驿至邺都宣遗诏,发言涕泗,迄于宣罢,容色无改,辞吐谐韵。
• 也盛称吕才学术之妙,说他能为尺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
• 它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短而谐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
• 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 题诗其枝那漪,其节坚贞;百物改观,四时留春:赋诗谐韵,把酒入林:兴酣落笔,为五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