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伊藤博文
词语读音:yī téng bó wén
成语注音:ㄧ ㄊㄥˊ ㄅㄛˊ ㄨㄣˊ
首字拼音:Yi
词语拼音:yi teng bo wen
词语简拼:YTBW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18
Ito Hirobumi
【伊的意思】:伊 yī(一) (一)、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二) 详情>
【藤的意思】:藤 téng(ㄊㄥˊ) (一)、指“白藤”、“紫藤”:藤条。藤椅。藤床。(二)、〔藤黄〕a.常绿乔木 详情>
【博的意思】:博 bó(ㄅㄛˊ) (一)、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详情>
【文的意思】:文 wén(ㄨㄣˊ) (一)、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二)、刺画花纹:文身。(三)、 详情>
• 第一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组织第一任内阁
• 伊藤博文登上政治舞台后,即投入尊王攘夷运动。
• 实际上伊藤博文只是日本第二轮明治维新的领导人。
• 伊藤博文为日本制定宪法的过程,是一个苦心孤诣走钢丝的过程。
• 伊藤博文明白,山海关、天津一线假如被日军占领,将直接危及北京安全。
• 伊藤博文从这样的事件中看到了日本国内存在的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的威胁。
• 保守派官员杨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将专政柄。
• 大久保利通在遭遇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遇刺身亡后,伊藤博文接替了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