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778年),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唐代著名道士。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河南镇平县倚帝山(今镇平北顶五朵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年)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吴筠文集中有《服气》一篇,揭露服气者“不逾十年五年,身已亡矣”。同时他也抨击其他内修术,认为这些内修术只能促使人早死。服气理论在唐代也盛行一时,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失败。
【吴的意思】:吴 wú(ㄨˊ) (一)、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 详情>
【筠的意思】:筠 yún(ㄩㄣˊ) (一)、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二)、竹子:“柴门空闭锁松 详情>
• 吴筠与道教第十洞天剡中重阳宫
• 吕齐饰吴筠张中有敛,严敏求演腾空子敛中寻张,相反相成,都用逸笔,并不草草。
• 吴筠说: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