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螟,一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新疆等省的害虫。成虫体长8—12mm,翅展20一27mm,复眼黑褐色,触角灰褐色,丝状,基节长而粗,较其它节长约3—4倍。前翅长形,灰褐色,近中央处有4个黑斑;后翅浅灰褐色,具有暗色脉纹和边缘。成虫静止时,前后翅紧贴体两侧,与向日葵种籽很相似。卵长0.8mm,宽0.4mm左右,乳白色,椭圆形。
【斑的意思】:斑 bān(ㄅㄢ) (一)、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 详情>
【螟的意思】:螟 míng(ㄇ一ㄥˊ) (一)、〔螟虫〕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农作 详情>
• 为害病虫主要是双纹白草螟、广州小斑螟和卷叶蛾等。
•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
• 据悉,为害病虫主要是双纹白草螟、广州小斑螟和卷叶蛾等。
• 广州小斑螟属螟蛾类害虫,这类害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晚间喜光。
• 今年,受到双纹白草螟、广州小斑螟和卷叶蛾危害的以长形叶子的白骨壤居多。
•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
• 专家们经过分析认定,双纹草螟、广州小斑螟和卷叶蛾等螟蛾类昆虫为广西近万亩白骨壤红树林品种的“主要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