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西安城隍廟
词语读音:xī ān chéng huáng miào
首字拼音:Xi
词语拼音:xi an cheng huang miao
词语简拼:XACHM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西安城隍庙,是明、清时期风格的坛庙建筑,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600多年来,西安城隍庙虽历经沧桑,但宏伟依旧。西安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3年)移建现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清代曾屡建屡毁。西安城隍庙规模宏大,分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现存有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大殿一座,斗拱出檐,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
【西的意思】:西 xī(ㄒ一) (一)、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 详情>
【安的意思】:安 ān(ㄢ) (一)、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二)、使平静 详情>
【城的意思】:城 chéng(ㄔㄥˊ) (一)、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 详情>
【隍的意思】:隍 huáng(ㄏㄨㄤˊ) (一)、没有水的城壕:城隍。 详情>
【庙的意思】:庙(廟) miào(ㄇ一ㄠˋ) (一)、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二)、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 详情>